Jan.19.2018
這個年,為什麼要洄游?

為什麼要洄游?
今年的春節,我們提案了 洄游,而編輯的這段話寫得感觸萬分

每年的某些時刻,受到太陽和地球磁場的牽引
魚群們總是依著本能
回到最初生長的地方 繁殖後代
也有某些時刻
受到頃刻或積累思念的牽引
人們總是依著那重重的想望回家
一同起身洄游
往家的地方歸去 義無反顧

是啊!一年總有無數個日子被些什麼勾起了回家的念頭

一匙鹹香得宜的滷肉
一幕隔壁鄰居全家出遊的畫面
一部要你打電話回家,順便賣賣自家電信的廣告

不管自發或被動的,回家的念頭總是不停地彈跳出視窗提醒
卻從沒按下確認

今年,我們提案了 洄游 ,那份回家的想望深植在每個人的心裡。
各個同事又是如何呈現在主題刊物、創作裝置、民眾參與活動及贈送品,整理出大家對這次洄游的想法與執行,還有些趣事能分享。

洄游主題字手稿

關於主題
Q:怎麼想到洄游這個主題的呢?
企劃 Lori:在發想春節的主題時,當然還是會先想到今年是一個好狗年。可是除了狗之外,還有什麼可能嗎?
於是我開始想著過往那些返鄉的畫面。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提前駐守在電腦前的返鄉車票搶購,還有每次趕到車站時,呆望那不可思議的大排長龍。每個人都渴望返鄉啊,帶著那積累已久的思念,ㄧ定要回家。
聚集的人群,往車門走的人群,不正像集體洄游的魚群!雖然人跟魚都各自朝著不同的目的地前進,但每個目旳地的本質說來相同,都是家。

洄游了,起身吧!

企劃主題的手寫筆記

關於DM刊物
本期DM刊物找來了插畫家 Dyin 合作,在內頁也使用幾乎5:5的插畫主題畫面與商品去配比,就是希望用對家的想望畫面,來勾起你的感同身受,也是第一次將商品一同繪製進插畫中,幾乎可以想像這樣的推薦商品能為你的洄游時光增添多少溫度。

Q:這次的刊物文案跟畫面都很貼近生活也很有溫度,文字靈感是怎麼來的呢?
企劃 Laura:文字靈感常常都是現實裡細碎虛無的片段,可能是書裡的一段文字、走過斑馬線時的一抹畫面、陌生人的一個動作、旅行時的一些想法...,然而比起這些,更多更多的文字都是幻想所產生的,我會先把我自己安放在那個畫面裡,想像鄰居一家人正要出發的畫面、關上門時雀躍的聲音與眼神、路上會撥放的歌曲、爬山時氣喘吁吁疲累腳軟的感受,提筆寫到這裡,耳朵旁真的聽見爸爸那次爬山口誤鬧的玩笑,也順道把它放進文字裡...,啊~我又開始幻想了,想像著你們正在閱讀這段文字的樣子:)

洄游DM刊物內頁

Q:確定了主題後是怎麼決定插畫家 Dyin ?
設計 Rudy:今年的春節主題「洄游」,在發想提案時因為有了企劃的文案,腦海很快就浮現了畫面,所以在提案階段時就已經先合成構圖來共同討論。同時,心中早就想到幾位台灣相當優秀的新銳插畫家,然而依照插畫風格、故事文字內容以及檔期調性是「溫暖不至於可愛過頭」,希望走出與其他商場完全不同的春節檔期,這些種種原因,最後決定跟Dyin合作。
在Dyin提草圖的過程中,很有趣的,她在東京、我在柏林,利用email討論圖面想法,也因為在內部討論階段已經將文字故事、調性以及視覺風格都定義的完全,因此插畫的部分幾乎都是相當信任地讓Dyin去發揮,當然成果也是相當令人喜愛的,搭配故事內容對於現下在外奔波的年輕人,我相信決定能產生共鳴。

內頁主題字設計手稿

Q:Dyin 的創作想法呢?
Dyin:
我自己就是離家在外工作的人。當我在電話中聽著設計說明主題「洄游」時,感覺到這「承載返鄉乘客的魚」的具體畫面不僅止於視覺比喻,其實它正是遊子的「心中風景」。關於「心」的想像,產生了值得玩味的內外相對性,因此我將畫面由外而內、遞進地分成三個層次處理:
第一層,魚群與海:是最外在的世界觀,也是鋪陳整本DM的遊子=洄游魚譬喻。
第二層,擠滿人潮的主體魚車廂:剪影般的抽象界域,做了些微透視延伸出車體的空間感。車廂是「內」,同時是遊子思緒的表層——人擠人等待返鄉的過程。
第三層,窗外場景:魚尾到魚頭分別是城市漸變到鄉村,而窗外的明亮照進車廂內,反映立足現實(前一層)中期待回家的心情。向「內」最深的核心——對家的思念,透過向「外」盼望的窗呈現。

DM內頁的企劃也像是一本故事書,在討論畫面時,希望透過插圖的主次,對應現實與想像,像是辛苦的上班族期待趕快回家和姐妹gossip、或是深夜時看見照片想起兒時和家人的回憶⋯⋯。即便做為商場DM不會將小劇場一五一十交代,但畫中安排了一些線索讓人可以聯想,至於是什麼線索,不如手刀前往勤美誠品,拿一本DM來看看吧。

洄游DM主視覺及內頁初稿

關於贈獎
這次的贈送活動也有不少自製商品,輕拉一把 魚兒滿滿紅包袋其實饒富趣味,滿值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Q:來談一談企劃與設計的靈感與概念。
企劃:紅包袋的概念原先是來自 餘額(魚兒)不足,補足餘額(魚兒)的同音詞轉化,設計玩法也很有趣。試想每個人在一年內多少次望著自己的帳戶餘額感嘆,總是期待著過年時,能有誰來補足餘額。紅包就是這帖良方,收到輕拉一把 魚兒滿滿 紅包袋,順著開口把釣魚線往上用力一拉,滿滿的魚兒上鉤啦!

(工商時間:扣晴天會員點數6點就能兌換一組,三色一組!)

 輕拉一把 魚兒滿滿 紅包袋

關於主題裝置和民眾參與活動 1/30登場
這項洄游公車計劃坦白說滿辛苦的。如果裝置藝術不要只是拍拍照,打打卡,那要如何讓裝置跟民眾有更多聯結,想讓大家在主題裝置裡真實感受到我們想要表達的內容,透過民眾可以親身參與的活動也許會真的有感。因此執行起來就相對複雜許多,不過前來參與的大家一定能感受到我們要說的不只是拍照這麼簡單的事。

Q:這次的主題裝置_洄游公車設計概念是什麼呢?
設計Lee:嗯~這個問題我需要想想...
洄游公車是承載思念的載體,載著因一年來對思念積累,而起身踏上回鄉路程的我們。
那就燈籠魚吧!這是我第一個想到的念頭。是魚的型體,但又不是普通的魚,燈籠魚很符合這次的主題概念,外型有著象徵能點亮回家路途的大燈,就像是那以前家家戶戶在外面掛著的燈籠,給返家的人一點指引。車身的鱗片則用觸感柔軟的拼布組合而成;而在車身內的設計希望給觀者更多想像,你/妳覺得魚的肚子裡會是什麼樣子?在那裡聽到的聲音又會是什麼樣子?
除此之外,也邀請文字創作者_張豫 合作,他的文字有種溫度,能勾起對家鄉的想望,手寫的字跡也很能激起心中的漣漪。
(後記:雖然提報燈籠魚時,被對海洋生物學略知一二的主管,說明了燈籠魚的發光體,其實是為了誘捕獵物演化而成,但被概念轉化後的涵義似乎也頗為溫馨。)

洄游公車裝置筆記

Q:這次還有一個參與活動是能獲得洄游車票,來說說看他的特色吧!
企劃 Zih:對於要在洄游公車裡做一些什麼有趣的事,腦海裡很直覺的浮現了車票的畫面,想像自己搭上洄游公車,領一張洄游車票,而這個車票如果還能根據每個人即將洄游的地點不同而有所變化... (嗯!大家一定都非常想要得到!) 所以這個不簡單的企劃就開始了...
我想,每個人對於家的理解與想像都不一樣,在回家路上的風景也不盡相同,但不變的,是內心對家的想望及心靈上的歸屬感,或許我們總是想像美好的生活在他方,但實際上,每當時間一拉長,總會發現最令人懷念的還是故鄉。
於是有了瘋狂的想法,希望車票上會根據你所選的故鄉,給予不同的對應文字,所以決定要針對台灣本島+離島+國外共22城市來描寫 (如果每個城市的描寫還能不止一種就更酷了?) 非常感謝這次接受文字創作邀請的勇者_張豫 (笑),一起討論到產出的過程時間其實很緊湊,但是成果文字真的是相當美好且讀來有感,再搭上整個活動的有趣操作流程,相信我,絕對是一張值得你期待的車票。
(小記錄:主管在第一次閱讀車票文字時,就眼眶泛淚...)

設計 :洄游車票在紙材上採用手感的赤牛皮與能表現魚鱗波光的銀色油墨搭配,背面詩文為了保留手寫字的質地,其實是把60個關於故鄉的手稿分句慢慢調整大小深淺而後製完成,希望每個人都能有獲得一段像是親手書寫給你的洄游車票,那種獨一無二的感受。

洄游車票照片

Q:洄游車票的文字創作也邀請了 張豫 來進行創作,在這次的合作裡,你覺得值得分享的事是什麼?
文字藝術家 張豫 :詩歌、戲劇、舞蹈等藝術形式,其背後意義與使命之巨大浩瀚,難以一言敝之。但在那些至今摸索且為之感染的過程裏,雖從相異途徑走上前去,但我隱隱知曉:那是人心深處渴望「回家」的迫切需要與竭力嘗試。尤其我個性裏有部分的念舊,家鄉一詞的隱喻總是輕易地抓住我的眼睛,故當初文案提及關於「洄游」、「歸鄉」等概念,我隨即覺得或許能嘗試看看。我不是一位寫詩的人,也未曾拿過任何文學獎項,只是一枚平凡人物,日月在自己的桌前寫字,也因此,我始終感覺自己渺小,但同時也覺得我與人羣其實是站在一起的:我們對歸屬的追求相同、我們被需要的渴望相同、我們喜歡有個地方去的感覺相同……。
由於句子需要描寫台灣每一鄉鎮的特色,我首先挑揀的對象就是我自己的家鄉——高雄。寫畢,朗誦,那些金色慷慨的晃晃陽光與河流的氣味彷彿如實地就在眼前一一展開,一股返鄉的衝動油然而生。或許,這不會是我寫得最具心裁的句子,但這是我寫給遊子、無依、過河人與迷路者們的祝福:但願我們總有停止追尋的那天,你先於時光抵達那座飽藏年幼天真記憶的故鄉。

洄游車票文字手稿

關於展覽
Q:為什麼會選擇使用幻燈片?而藝術家的創作又是怎麼結合的呢?
設計 Sara:洄游這個主題概念講到我們因各種感官所產生思念而動起回家念頭的想法,讓我聯想和思考了觀看方式的這件事。而什麼樣的觀看方式讓人特別容易勾起那些深埋的記憶呢?
我想你一定有過一樣的體驗,在一些影像和文字交疊的片段和跑馬燈式跳動的瞬間,很容易就觸動到控制回憶的開關 靈魂也能立刻做時光旅行, 而使用幻燈片的形式展出文字和影像作品的想法也油然而生。拿到幻燈片時為了看清楚燈片上的圖像,總會舉起燈片尋找上方光源的舉動讓我覺得非常有趣,大概就像是魚兒洄游的天性那樣的自然。
而找到光源看清楚燈片上小到不行的圖像所產生的愉悅感,大概就是這小小的幻燈片所擁有各種不同觀看方式的迷人之處。光之於幻燈片,觀看之於回憶,我想表達的,或許就是這個意思吧。

而威廷在2016年出版的room 913圖文創作集中,很多的圖文作品利用了文字和影像交疊的方式呈現,概念形式和幻燈片的觀看方式很相似,所以結合威廷的作品展出我覺得再適合不過了。

展覽投影燈片

Q:藝術家 陳威廷對於這次的展覽,有什麼自己推薦的必看點?
威廷:這次的展覽呈現了個人的手寫,包括圖像的草稿、過程以及許多文字的表達。我想,這些都算是一種痕跡,對於生存也好,生活表態也好,更直接的,我覺得那都是我分化出來的肉。
過往的展覽中,我都習慣展現出「結果」。此次,選擇以「偶發事件」作為展覽標題,是因為思考「過程」與「結果」的差異,偶發事件是經由許多過程與突發所產生的,因此這次較特別的,我想,就是那個「過程」。

 

也許是對於回家的想望總能有相同回饋,因此集結的眾人之力也讓洄游有更多的感受方式,無論你是否也感受到我們的每個企劃背後的根源,至少記得無論何時

起身洄游

往家的地方歸去 義無反顧

 

春節_洄游 2018.01.26~02.28


SPECIAL THANKS.
主視覺插畫家_Dyin Li, 洄游車票文字藝術家_張豫

TEAM.

Editor. 企劃部 Ga

back